本网讯 7月18日炒股配资专业网,铜仁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汇成电池新材料产业园三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公示”,由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汇成电池新材料产业园三期工程,落地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北部工业园。
资料显示,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主要从事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涵盖电池用硫酸锰、锂电池用四氧化三锰、动力锰酸锂等,应用于三元锂电池、锰酸锂电池等领域。其中,电池用硫酸锰和四氧化三锰产量居全球第一,市场份额约60%,直接供应中伟股份、华友钴业等企业,并间接配套通用、大众等国际汽车品牌。
具体来看,一期位于大龙发电厂后的杨家湾,二期位于大龙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三期项目计划资源回收和新型材料研发。该项目建设年处理1.7万吨锂电正极废料及极片废料生产线,协同处置MHP、废铝电解质等粗品回收料,生产新型钠电、磷酸锰铁锂正极用高性能材料,年产7000吨电池级碳酸锂、年产6500吨电池级磷酸锰铁、年产5500吨电池级磷酸铁、年产1500吨电积钴、年产860吨电积镍、年产2700吨氟化钙、年产117000吨元明粉和年产10000吨硫酸铵生产线及附属设施。
近年来,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是贵州省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新能源“新三样”趁势成长,产品出口额持续增长。在去年2月底,在铜仁大龙经济开发区,红星电子锂电池再生利用生产线建设项目、中伟股份电池材料中试研发车间改扩建项目、汇成电池新材料产业园三期工程等园区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力争到2027年总产值达5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铜仁市围绕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一核两区”布局,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把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作为首位产业,突出集群产业科学规划,建立市区(县)一体化工作推进机制,构建“一核五区”产业布局,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目前炒股配资专业网,铜仁市在已有中伟新材料、红星锰业、汇成新材料等锂电池材料生产企业的基础上,先后引进中伟循环、凯金新能源、嘉尚新能源等企业,正围绕“锂电池及材料、钠电池及材料、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三条产业链打造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版图。
恒盛智投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